杜特尔特盟友的中期选举胜利后,中菲关系将持续稳定
杜特尔特盟友的中期选举胜利后,中菲关系将持续稳定
  • 专家观点
  • 2019年06月04日
  • 专家:李开盛

根据媒体消息,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·杜特尔特的盟友在5月13日的中期选举中获胜,赢得12个参议院席位中的9个席位。

有几个因素发挥着作用。在传统的菲律宾政治文化中,当公众进行总统选举时,他们通常会支持与总统结盟的参议院候选人。但是当前,杜特尔特的许多政策并未完全实施。菲律宾选民期望这些政策可以在杜特尔特剩余的任期中得以推行。杜特尔特的盟友占据了参议院的大多数席位,这可以使杜特尔特更好的施行其政策。

由于菲律宾当前的安全状况已经恶化,杜特尔特试图恢复原本在2006年已经暂停的死刑。但死刑的废止则是引发菲律宾犯罪率上升的原因之一。杜特尔特恢复死刑的提议遭遇了反对,但是如果特尔特的支持者控制住了参议院,那么死刑便可以被恢复。

杜特尔特希望实行联邦政府的形式,以赋予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更多权力,以保证平衡发展。而在参议院的控制结果之下,这同样能够实现。在杜特尔特未来三年的任职期内,经济和社会政策将会继续推进。这包括旨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“3B 大工程 (Build - Build - Build)” 计划。

在对外关系上,杜特尔特的政策框架已经搭建,并试图平衡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。他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保持这种平衡,因为她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政策收到了来自对手的挑战。而他的对手们,正在不断向杜特尔特政府施加压力。

2016年,杜特尔特上台后改变了前总统贝尼尼奥·阿基诺三世对于中国和美国的外交政策,以及对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政策。阿基诺三世政府在海洋问题上站在美国一侧,并对待中国有着挑衅的态度。杜特尔特则声称与美国方面保持距离并搁置南海仲裁,以维系和中国的密切关系。早在今年4月,杜特尔特就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“第二届‘一带一路’国际合作高峰论坛”,而这也是他三年来的第四次访华。这一举动揭示了其与中国有着更紧密的互动关系。而自担任总统以来,杜特尔特还未访问过美国。

杜特尔特务实外交政策源于他的信念——即菲律宾无法承受与中国方面在南海问题上的对抗。另一个原因可能有雨他自身的政治观点。根据行为而言,杜特尔特可被视为是左派,并倾向于学习中国在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经验。

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,预计中菲关系不会发生显著变化,但是菲律宾方面可能会有些许举动。中美关系出现恶化。贸易战会开启新的战场吗?美国会推动包括菲律宾在内的盟友挑衅中国吗?甚至杜特尔特也会受到影响。

日本国家公共广播机构NHK称,菲律宾和美国的海岸警卫队于5月14日在南海争议水域附近进行了联合搜救演习,同时菲律宾的亲美力量也会进行回应。杜特尔特的反对派面临着很多的选择,并且可能会督促杜特尔特援引南海“仲裁判决”对抗中国。在这种情况下,杜特尔特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展开回应,而这些也意味着他旨在守护国家利益。

根据中期选举结果,杜特尔特有着非常高的支持率。只要面临的压力不超过临界值,他将会稳定住局面,而中菲关系也将会保持当前较为稳定的局面。


原文载于环球网,本文翻译与转载已获作者授权。